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为医改的重要一环,在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医改思路下,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一步。在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在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又纳入3个试点省份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据笔者了解,三个试点省份在实际改革中也面临着多项问题,由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的项目进行规范可以为地方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此次直播都探讨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重点事项需要关注呢?一起来看——
四大亮点、八大要素详解立项指南
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作为指导全国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必须考虑到各地情况异同,做到兼容并包。在此次解读活动中,蒋炳镇表示,此次立项指南整体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项目规范,更有兼容性。“合并同类项”的同时也会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为更好体现技术劳务价值,也会对某些项目的价格进行上调;二是项目上新,更有前瞻性。考虑群众新时代新的就医需求及某些产业的发展,创设新的医疗服务项目,如针对老年群体增设“上门服务费”“免陪护”“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多角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就医服务;三是项目拓展,内容更丰富。为更好在临床应用前沿技术,此次立项指南编制过程中做到了对增量技术的兼容,例如在某些诊疗项目中可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四是项目清晰,更具可行性。“让医院收费更清楚,让患者付费更明白”,作为医疗服务价格各项目立项指南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此次四大亮点中最直观的一大亮点,这为规范诊疗行为、避免医患纠纷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在全国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一项巨大而又艰巨的工程。人们本身就对价格的变化相对敏感,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更甚,所以,在价格优化调整中必须更加科学合理。据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唐菲介绍,此次编制立项指南已先后召开了200余场的专家论证座谈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家近1000余人次,涵盖医技、临床、中医、护理等一线专家人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严娟表示,“国家医疗服务项目研究团队会持续为立项指南的落地应用提供助力,争取尽快形成全国标准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体系,共同把试点方案描绘的改革图景转化为切实的民生成果。”
具体来看,为提高项目的兼容性,此次立项指南将项目要素优化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服务产出、价格构成、加收项、扩展项、计价单位、计价说明8个要素。如在项目名称确定时,避免按特定部位、特定场景或操作去立项,以现行的胸部、腹部、头部的CT平扫为例,将被统一命名为计算机体层平扫。
生育“困境”下,产科医疗服务项目优化加速
2024年6月1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0项,同时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作为首个以科室命名的立项指南,映射着当前产科服务量大幅下滑的困境。在此前,就曝出不少地区的医院产科被迫关闭,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跌至-1.48‰,生育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由于产科类服务项目多以人力投入为主,设备投入等成本占比不高,按成本定价的逻辑,产科类服务项目定价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魏瑗表示,“传统的产科服务项目价格并未反映实际成本和医疗服务的价值”;另一方面,过去将具体操作与价格项目紧密绑定的立项方式,导致价格项目拆分过细、颗粒度过小,新的分娩技术很难进行收费。
那么,产科立项指南在运行中到底效果如何?
内蒙古作为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在本次解读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医药价格与招标采购处李树珍对本省产科立项指南的落地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尤其在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中,为体现一些项目的人员劳务技术价值,内蒙古医保局在最新的产科立项上,对这部分项目整合后进行了价格上调,如单胎分娩此前为800元,整合后常规分娩价格上调为1100元、复杂分娩价格上调为1500元。另外,对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项目,也充分尊重临床实际,制定价格时会兼顾到技术难度差异。
为满足产妇多元化服务需求,尤其近些年越来越多产妇选择无痛分娩,并且更加关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人文关怀。在产科立项指南中对这一需求进行了充分的积极回应,增加分娩镇痛、导乐分娩、轻松陪产等人性化服务。魏瑗表示,从指南发布之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产科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同时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切实提高了孕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更新”,有望多方受益
在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之势及多重因素下,不少问题凸显,如“一人住院,全家奔波”,再如患者的医、养、康、护等逐渐分裂等等,整合型健康服务(Integrated Healthcare)成为了发展新方向。然而,要做到“整合”并非易事,就护理服务来说,当前面临护工市场人员不足、服务不规范、安全缺少保障、与医疗服务弥合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护理服务的标准缺位不无关系。
对此,国家医保局组织编制了《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对目前常用的护理类项目进行了合并,将现行护理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22项,其中 新增了“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为护理行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统一项目:规范护理服务行为、适应医院实际
新版护理服务价格项目充分考虑了分级护理、专科护理以及专项护理等各类情况,将各类护理项目在操作层面存在差异但在价格项目和定价水平层面具备“合并同类项”条件的项目,立项指南对此类常用的护理类项目进行了合并。贵州省医保局二级巡视员赵莉表示,“把过去拆分的很细、容易交叉重叠的价格项目,该合并的进行了合并;把过去没有收费、群众反响大的服务事项,该立项的进行了立项。新的项目边界清楚,内容清晰,更加适应医院的实际,化解了过去很多因为歧义产生的矛盾。”
调整价格: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体现劳务价值
在新指南项目测算、比对以及整合工作上,赵莉介绍了贵州省实践经验——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直接价格平移、加权价格平移和参照类似项目价格平移三种方式。第一,对于包含事项有所改变的项目,采取加权价格平移方式,如新的特级护理项目,在原来的项目基础上新增了口腔护理、一般传染病护理等6个护理事项;第二,包含的事项基本没有改变的护理服务直接平移原来的价格;第三,原来没有的项目参照现行的类似项目进行平移,如肠内营养注射护理与现行的鼻饲管置管的价格构成以及服务产出类似。
效果显著:减轻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一经推出,广大网友纷纷表示积极支持,价格项目的设立为护理行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护理行业打开了新的预期空间,将整体优化护理资源供给,提高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望多方受益。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院长林凤飞表示,“免陪护病房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家属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家属的陪护负担、让患者感受到更专业的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就数据来看,截至10月31号,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免陪护病房共服务了患者15300余人,无陪护率由50%提升至100%,医院感染发病率由0.78%下降到0.37%,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18%下降到了0.06%。
立项指南来源于三医协同并促进三医协同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里明确提出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因此,医保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和卫健委的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的立项申请三者必然需要协同发展和治理。
立项指南与技术规范协同
一份立项指南的编制出台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不同角度的研究论证。在国家医保局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征求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等部门、地方医保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的意见,同步制定新项目与老项目和技术规范之间的映射关系。蒋炳镇表示,“ 国家医保局特别注重立项指南和技术规范之间的映射衔接。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技术准入的把关,我们负责价格项目的设定,价格项目的设定反过来引导技术的规范和进步。”
立项指南与立项申请协同
立项指南与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立项申请并不冲突。地方医保部门对接落地立项指南后,对于医疗机构提出的新增或者修改项目,根据不同的立项申请,或映射兼容、或单报快审,总之,医保部门依然按照规定积极回应。赵莉表示,“对接国家的立项指南以后,我们省级医保部门依然会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受理医疗机构新增项目的申报,而且会按照服务产出为导向的原则。”
蒋炳镇表示,“在编制立项指南的过程中全程听取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专业意见,一些新的价格项目便来源于医疗机构的申报,如安宁疗护。”蒋炳镇认为,立项指南实际上是多方各部门多元利益的动态平衡的结果,涉及到卫生健康部门、药监部门、医疗机构、医药行业等等。立项指南来源于临床和技术进步,又作用于临床并鼓励技术进步,是各部门协同配合、相向而行,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与治理的典范。
“中国医疗保险”获悉,此次国家医保局推出的价格调整工作,大体分为 统一规范全国的价格项目、落地试运行、在各地试运行2年-3年后适时推出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三步走”,协同各方为全国人民看病就医把好“价格关”。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舒笙 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