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药行业协会
如何拧紧药品和医用耗材管理的“阀门”?

医保基金管理、医保制度改革,与医院药品耗材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编制发布了《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医保审核机制,防止药品、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有利于保障医保基金安全,促进临床规范施治,维护患者公平用药的权益。

医保改革持续深化,其路径一般有两条:一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与落实,二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与总结。仅仅几年以前,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加成还是医院重要的收入来源。随着各地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药品耗材由收入转为成本。医院能否通过自身的管理改革实现新的平衡,既是影响医院生存发展的大事,也关乎公立医院改革成败。在这个自下而上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少医院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效,其中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笔者在各地调研发现,公立医院在药品和医用耗材治理上取得成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经验。

坚决践行价值医疗的改革理念

价值医疗即最高性价比的医疗,其核心就是以相同的或者更低的成本提升医疗效果。价值医疗的概念描述了医疗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即医疗价值等于医疗质量除以医疗成本。

把改革的时钟拨回到十年前,在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加成的大背景下,陷入“以药补医”“以耗补医”怪圈的医院比比皆是,医保基金不堪重负,也严重挤压了价值医疗的发展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价值医疗的重要性,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千方百计降低药品耗材成本,“腾笼换鸟”提升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入占比,才能实现公立医院的良性发展,把医保资金用到“正地方”。

用好医保“杠杆”,激发内生动力

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调整,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要深刻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坚决砍断药品、耗材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把“灰色”收入转换为“阳光”收入,巧用“一把尺”考核,激发全院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为保障改革稳步推进,应适时调整考核办法,完善薪酬绩效体系,将DRG/DIP支付方式的关键指标(药占比、耗占比、例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作为院内绩效分配的关键指标,在重视服务效率的同时,更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医保报销政策,引导医生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效率。

治理要“刀刃向内”,改革措施做实做细

在药品治理方面,医院必须“一把手”领导牵头,全院“一条心”谋划;围绕核心指标,为各个科室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目标,查找不合理用药、超标准、超疗程、超适应证用药问题,挤出用药“水分”。医院层面可聚焦抗菌药物、辅助类高价药品,采购基药替代进口药、辅助药,下架没有确切疗效的辅助类、营养类高价药品;规范抗菌药物应用,规范给药路径,促进合理用药。

在耗材治理方面,医院既要把好“总开关”,紧盯耗材准入源头,在不影响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首选性价比高的医用耗材;又要掌好“方向盘”,平衡好医保和学科发展间的关系,在确保医保基金“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同时助力专科发展。医院还要打好“组合拳”,实时优化耗材管理方案,将不收费的耗材支出占比更多与护士长绩效挂钩,将耗材收入占比更多与科主任绩效挂钩,从而压实护士长“管家婆”责任和科主任“当家人”担子,进一步强化全院的成本管控意识。

来源 | 健康报 董四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政策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