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死亡!国产新冠特效药来了,最快年底上市
近日,腾盛博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盛博药”)宣布,公司参与研发的BRII-196和BRII-198新冠肺炎中和抗体药物已经完成国际三期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和美国同步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
公开消息显示,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药物BRII-196和BRII-198联合用药临床Ⅲ期已揭盲,给药组在治疗28天后实现零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详细结果会在近期对外公布。这也是目前我国进展最快的抗体药物,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该药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德尔塔)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
继11月初默沙东宣布其口服新冠治疗药物莫努匹韦获得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批准上市;以及一天后,辉瑞制药公布其在研口服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积极,并表示已向FDA申请紧急使用授权;随后11月8日,美国再生元公司表示其“抗体鸡尾酒”疗法试验结果显示积极。在国外新冠药物疗法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舆论对国内药企的新冠治疗药物研发给予了更多期待。目前,我国国产的新冠治疗药物同样进展快速,也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据悉,我国已布局三条技术路线,并且也已逐步进入了丰收期:真实生物的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已处于全球三期阶段。阿兹夫定是靶向RNA逆转录酶的抗艾滋病1类新药。针对新冠肺炎,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具有良好的抗新冠病毒活性,正在中国、巴西、俄罗斯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国内临床试验方面,已完成242例患者入组,正在协调增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III期临床试验分中心,加速推进剩余患者入组,力争12月申请国内附条件批准上市。前沿生物的3CL抑制剂FB2001处于临床I期。FB2001是基于冠状病毒主蛋白酶三维结构设计合成的拟肽类化合物,对SARS-CoV-2 Mpro的抑制活性IC₅₀为0.053±0.005μM,体外抗病毒活性EC₅₀为0.42±0.08 μM,具有高效靶向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同时在实验动物体内展现出良好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前沿生物正在美国进行FB2001的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估FB2001在人体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君实生物的VV116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临床申请。临床前研究显示,VV116在体内外都表现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作用,且具有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将有望成为包括疫苗、抗体药物在内的多种抗疫手段的有力互补。先声药业的3CL抑制剂SIM0417临床前数据优异。SIM0417是针对SARS-CoV-2病毒复制必须的关键蛋白酶3CL,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上显示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由于该蛋白酶的高度保守性,SIM0417对多种新冠变异株包括高传染性的德尔塔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腾盛博药的双抗体鸡尾酒疗法BRII-196和BRII-198,目前已在中国和美国同步递交了上市申请。该鸡尾酒疗法是腾盛博药与清华大学合作从康复期的新型患者中获得的非竞争性新型单克隆中和抗体,它们的非重叠表位结合区提供了针对SARS-CoV-2的高度中和活性。10月9日,腾盛博药向美国FDA提交其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该申请基于Ⅲ期临床研究ACTIV-2的积极数据。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在837例疾病进展高风险的COVID-19门诊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终点降低78%。安全性方面,BRII-196/BRII-198治疗组和安慰剂组3级以上AE分别为3.8%和13.4%,两组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或死亡。目前体外数据证明:BRII-196/BRII-198对Alpha、Beta、Gamma、Delta等变异病毒株均保持中和活性。君实生物的JS016与礼来靶向S蛋白不同表位的中和抗体Bamlanivimab联用的鸡尾酒疗法可将新冠感染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7%。该鸡尾酒疗法于今年2月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度感染或住院风险的轻中度新冠感染患者,并于今年9月获得EUA用于暴露后预防新冠感染。目前该疗法已获得15个国家EUA,安全性有效性获世界认可。开拓药业的小分子口服药普克鲁胺处于全球三期阶段,中国II期实验完成首例入组。普克鲁胺是一款口服小分子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可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功能,从转录水平下调ACE2和TMPRSS2的表达,进而阻断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普克鲁胺预防轻症转为重症的住院保护率,男女分别为92%和90%,ICU或死亡保护率均为100%;普克鲁胺可以加快病毒的清除,用药7天后病毒阳性转阴率为82%(安慰剂组为31%)。普克鲁胺在巴西的针对重症新冠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普克鲁胺将重症新冠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78%,入组至康复出院中位时间缩短了5天。天境生物的GM-CSF单抗Plonmarlimab(TJ003234)治疗重症患者显示疗效。GM-CSF属于集落刺激因子超家族成员,被认为是综合免疫反应的关键参与者和组织炎症的核心介质。GM-CSF单克隆抗体可中和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细胞和实质细胞产生的大量GM-CSF,并降低其引发的过度炎症反应。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第30天,与安慰剂组相比,Plonmarlimab治疗组达到了更高的MVF比例(83.6%vs 76.7%)和更低的死亡率(4.9% vs 13.3%);治疗后第14天和30天,Plonmarlimab治疗组患者恢复率均高于安慰剂组(68.9% vs 56.7% at day 14 and 80.3% vs70.0% at day 30 ),并有效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BDB-001是舒泰神开发的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目前处于全球II/III期阶段。BDB-001注射液于2020年02月07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BDB-001注射液进行临床试验。Ib期临床试验共计入组18例受试者,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BDB-001注射液多次给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自新冠疫情以来,预防性质的疫苗加上治疗性质的药物都被视为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已拨款3.15亿元用于53个新冠药物和疗法的的研发。随着近期国外多款新冠治疗药物公布最新进展,国内相关药品的研发进度也受到了更多关注,目前进展最快的当属腾盛博药的抗体鸡尾酒疗法和真实生物的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是最有希望在12月申请附条件上市的两款特效药,期待尽早获批,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