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到,依托现有资源规划设置国家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均含中医,下同)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形成临床重点专科群,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带动全国医疗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近日表示,我国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今年再将12个中西部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省份纳入试点范围内;到2022年底,要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覆盖到全部省份。
孙志诚介绍,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内容就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的均衡布局。简单来说,就是从北京、上海、广州等顶级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选择若干国家级的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到优质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人口众多、基础比较薄弱的省去建设分院或者分中心等分支机构。
目前,按照中央批准的试点方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选择了河北、辽宁、山西、福建、安徽、云南8个省开展试点工作,促成10个项目,并先后投入使用。孙志诚表示:“从效果上来看,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区域的医疗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提升。比如,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有30多项技术填补了整个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医疗空白。42个科室的三级、四级高难度手术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5%。北京阜外医院的云南医院在云南投入运营两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心病手术总量已连续两年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一,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从5.6%下降到了2.6%。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步改善了就医流向。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要让老百姓看病都跑到北京、上海来,希望能就近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水平。北京儿童医院的郑州医院开业后,河南省前往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量下降了63.1%,住院患儿下降了51.3%。华科大同济医院的山西医院投入运营后,该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79.3%,有患者外转的科室从原来的12个现在下降到6个。
此外,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还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带动了医疗资源的投入并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孙志诚表示,今年再将12个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中西部省(区)纳入试点范围,到明年年底,要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覆盖到所有省(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全国范围的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