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Peptide-Drug Conjugate),即多肽偶联药物,由于具有与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相比,分子量更小,不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与抗体生产的复杂工艺过程相比,PDC更易合成与纯化,有效降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等优势,其已逐步开始成为下一代靶向药物开发浪潮中的杰出候选者。
目前,全球已上市2款PDC药物,其中一款是诺华子公司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 S.A开发的Lutathera,是全球头款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药物。资料显示,Lutathera是一款lutetium Lu 177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肽,通过与一种称为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的细胞结合而起作用,该生长抑素受体可能存在于某些肿瘤上。
另一款是来自瑞典生物技术公司Oncopeptides的Pepaxto。该药物是FDA批准的头个抗癌肽偶联药物,于今年2月26日获得FDA加速批准,与地塞米松联用,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不过,距离这一批准仅过去8个月,Pepaxto便遭遇了主动撤市。据了解,随着该药III期OCEAN研究失败,Oncopeptides 已宣布决定撤回美国市场上市的Pepaxto。
不过,虽然成功上市药物少,并且还面临着撤市风险,但由于相比ADC药物具有更多优势;在当前,PDC领域还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制药公司的关注。其中,除了有诺华、阿斯利康、罗氏在内的跨国大型制药公司在布局外;也有盛诺基医药、主流生物、同宜医药、泰尔康生物等大批来自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正在不断加码入局。
从整体来看,目前PDC的在研产品以海外公司为主,研发进展较快的公司包括Oncopeptipes、Bicycle Therapeutics、Cybrexa Therapeutics等。在国内,盛诺基医药则是进展较快的PDC企业。据悉,其与加拿大公司Angiochem合作开发的SNG1005正在国内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在已完成的II期治疗乳腺癌脑软膜转移癌和复发性乳腺癌脑实质转移癌中,显示出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在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和颅外的治疗中,该产品的临床获益率已分别达到了77%和86%。
还有,同宜医药凭借核心技术平台BESTTM,开发了一系列抗肿瘤偶联药物,其中PDC药物CBP-1008进展较快,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另外,主流生物和泰尔康生物的在研PDC药物也已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总的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PDC正在成长为新兴的潜力赛道。业内预计,面对如今已经扎堆的ADC赛道,未来PDC或许还会成为更多偶联药物研发企业的下一站。而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企业投身到相关的研发当中,更多PDC药物预计将可以尽早问世,造福广大患者。
来源: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