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保合一”的推进,城镇和新农合医保目录即将合并为一个目录,而目录的合并前提是三保合一顺利衔接,相应的目录制定原则也即将改变,去目录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但未来的医保目录恐怕不会像以往的医保目录一样,成为药企亿元单品的保送名单了。
医保整合或改变目录制度 制订一份医保药物目录相对容易,但是,从当前医保改革的角度去看,医保基金总额有限,来源有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在研究退休人员缴纳医保的政策上已经可见一斑。 虽然产业界希望借着医保目录的更新来提振整个医药行业,但是,医保目录这样的制度与现今医疗需求的契合程度较前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三保合一”的推进,城镇职工医保目录和新农合医保目录已经要合并为一个目录了,根据“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窄”的原则,新的目录必然是一个加强版,这也意味着,新农合参保人的用药范围和报销比例已经能和城镇职工看齐,这样改革已经能够带来用药市场的扩容了。 这样的制度整合也许同样会延后医保目录的更新,只有顺利地完成这一整合工作,医保目录的更新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以往的医保目录更新仅仅是城镇职工医保目录的更新,而以后则是城乡居民共同使用的目录进行更新,以往医保目录制定的经验和路径,似乎都会随之改变了。虽然不敢大胆猜测,但未来医保目录的更新应该不会只是一个部委的事情,而是多个部门参与的结果。而多方目标再确定、利益博弈、协商难度加大导致目录愈发难以更改。 此外,医保目录设定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大范围人群有药可医的问题,较少顾及少部分人特殊需求,鲜有对创新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低起点。难以出台的原因综合来说,一是目标是否要作调整,二是背后各个相关方博弈难以达成平衡,格局变化导致达成共识难度更大。这些相关方主要包括:卫计委(治疗指导、新农合)、人社部(医保基金)、CFDA(质量标准、审批)、原研药厂(新药)、仿制药厂(最大量的供给)、中药厂家及背后的地方政府(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