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药行业协会
儿童不同于成人 用药需要关注特殊细节

2017年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胡利华表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易患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医生应该合理选药、严格剂量。生长发育是儿童的重要特点,然而药物进入到儿童体内所产生的作用和成人大不相同。因此,为儿童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根据每个儿童的疾病特点,合理选药。好比抗菌药,只有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才可以使用抗菌药,并应尽早查明具体的病原体。不过,有明显耳、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是不能给儿童用或是谨慎使用的。比如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如果有非常明确的应用指征,并且没有其他低毒性抗菌药可以用时,方可考虑选用该类药物,并且在治疗中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果有条件,应当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结果进行个体化给药。


第二,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药物剂量应当随着儿童的年龄及病情而相应调整。很多药物的代谢受到肝肾功能的影响,加之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所以要密切关注患儿的肝肾功能。


第三,尽量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给药方式很重要,因为其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情况,还关系到药物分布和作用发挥的快慢、强弱以及时间的的长短。因此,应当根据患儿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特点和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一般来说,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剂型是口服液、糖浆剂、贴剂和栓剂。如果患儿能口服,尽量为患儿选择口服液。如果患儿不能吞咽药片,最好是选用液体制剂、颗粒剂等。同时,还要注意药物颜色色泽、形状和味道对儿童依从性的特殊影响。虽然外用药方便安全,可是也得注意患儿因为大量皮肤给药导致中毒反应。


第四,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反应。由于儿童太过年幼,不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或者表达能力不足,治疗时医生和家长都应密切观察药物治疗的反应。


不同剂型的药物,使用方式是不同的。譬如说普通片剂,可以直接用温水吞服,也可以将药片碾碎后用水送服;糖衣片如果不是服用一整片的剂量,不建议给儿童掰开服用;肠溶片因为包裹了一层特殊的外衣,会在肠道中溶解,对胃的刺激减少,也不适合掰开给儿童服用;咀嚼片,这种药片口感好,儿童的接受度会更高些;分散片在水中会快速分开形成混悬液,解决了儿童收回整片吞服的难题,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服用;泡腾片放入水中会有大量气泡产生,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但是这种药片一定要在水中溶解完才可服用,否则揉一损伤食道和胃黏膜,甚至是因为产生大量气泡而窒息;缓释片一般要求整片吞服,碾碎服用会引起中毒。


在儿童用药中,也有几个常见的错误做法需要规避:


第一是自行选药。儿童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很多药物不适合儿童使用,所以非专业人士最好不要自行给儿童用药。特别是通过网购药、海淘药购买的对于药物质量和使用情况不了解的药品。


第二是用法用量有问题。对于儿童用药必须清楚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最好是咨询医生和药师,根据他们提供的用药建议给儿童用药。


第三是用药疗程执行不规范。经常有家长抱着“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在孩子病症好转后,违背医嘱提前停药。当然也有人会想巩固疗效加长治疗过程,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第四是家中的药物用品放置地方不当。家中的药物应该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误服。


除了以上所说的儿童的生理情况与成人有差异,病例特殊性给安全合理用药带来挑战意外,儿童用药还有着其他的困难。比如说儿童药物临床使用信息缺乏,儿科用药指南和标准缺失,适宜儿童的剂型规格缺乏等。希望全社会医疗组织和团体都能出一份力,不断解决儿童用药的安全、合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