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环保核查和市场货源紧张的推动下,多个维生素品种价格迈入涨价节奏。从近日披露的2017半年报中也可略窥一二,维生素生产相关的几家上市药企上半年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部分企业还实现了翻倍增长。
今年2月起,环保部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有关省市开展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其中,河北、山东是我国原料药及化工中间体主产区。随着国内环保核查力度趋严,不少有市场支配权和定价权的原料药企业被停产或限产,从而导致我国原料药市场迈入“涨涨涨”节奏。其中,维生素家族表现尤为明显,6月以来,维生素D3价格从70元/公斤一路飙升至7月3日的425元/公斤,2017年至今涨幅已高达456%,价格创历史新高,前期高点为2009年创下的423元/公斤,欧洲市场报价上涨至30-40欧元/公斤,目前多家公司已经停止对维生素D3的报价。受环保因素影响,维生素C、维生素B系列产品供货也偏紧,厂家检修等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价格有所上涨。
◆ ◆ ◆
维生素市场国内格局
维生素价格上涨对于整个维生素产品终端市场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据中康CMH数据显示,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AD,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复方在内的维生素类药品,2016年在五大终端销规模高达193亿元,同比增长8.43%。
近四年维生素类药品销售规模 (亿元)
从维生素类药品的结构来看,复合维生素几乎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占比44.83%;维生素D市场规模位列第二,占比19.44%。复合维生素是指由两种以上单一维生素合成的维生素。在国外,符合维生素更多地被划归健康食品一类。在国际市场中,各种复合维生素的需求增长率高达9%左右。在美国药品市场中,复合维生素产品占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所以国内复合维生素市场份额最大也符合全球市场趋势。
2016年维生素市场规模结构
◆ ◆ ◆
维生素概念股企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收
据中康CMH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维生素类药品销售规模居前的10家企业,总计规模达107.3亿,占到总体规模的55.59%,市场集中度较高。受益于原料药上涨东风,维生素概念股龙头企业2017年半年报数据亮眼,部分企业甚至上半年业绩实现翻倍式增长。但由于各家环境及生产投入、重点方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各家2017上半年成绩单表现也略有差距。表现优秀的有东北制药、花园生物和兄弟科技三家,实现了净利润翻倍增长。
东北制药:东北制药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以化学原料药为主,兼有生物发酵、中西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拥有明显的原料药规模优势。受益于维生素涨价热潮,2017上半年东北制药实现营业收入27.66亿元,同比上涨15.02%,净利润3969.47万,同比上涨1162.03%。东北制药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C价格上涨,同时长单销量较一季度有所减少。
花园生物:花园生物在NF 级胆固醇和VD3 的市占率均超过50%,行业话语权强。2017上半年花园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6.4%,实现净利润7518.89万,同比增长378.01%。花园生物介绍,报告期内,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产品——胆固醇及25-羟基维生素D3原产销量大幅增加,使公司利润增加。
兄弟科技:兄弟科技维生素产品包括维生素B1、B3、K3和维生素B5系列。并且实现了维生素B3核心原料3-氰基吡啶的紫竹生产。2017年兄弟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8.61%,实现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29.42%。兄弟科技表示,业绩上涨主要是因为公司部分产品提价导致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所致。
除上市三家表现优秀外,北大医药、汤臣倍健、亿帆医药、精华制药、金达威、新和成和华北制药家2017上半年均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成绩。但这波原料药涨价热潮,也有一家维生素相关企业并未交出满意成绩单。
浙江医药:浙江医药的维生素E产量国内最大,是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天然维生素E产量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生产商;β-胡萝卜素和斑蝥黄素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供应商。2017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5亿元,同比下降5.95%,实现净利润9016.30万元,同比下降53.07%。这主要是因为维生素E价格有所下降导致业绩受挫。
综合来看,2017年上半年主营产品涉及到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B系列(尤其是B5)的企业业绩表现较好,但维生素E相关生产企业则由于价格下降导致业绩受挫。下半年,环保核查严控将成常态趋势,并且目前市场价格支撑力度较强,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多数维生素品种还将延续上半年态势提价或存提价预期,众维生素企业2017年成绩值得看好。